新闻资讯

我国工程机械出口压力渐增 企业需提前应对

 

    在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的我国出口市场,虽然在今年全球经济复苏中有所回暖。但始料未及的欧债危机接踵而来,使整个出口环境变得更加复杂。投资大师索罗斯6月10日表示,全球刚刚进入“金融危机第二幕”。他表示,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恶化的背景下,各国政府纷纷被迫削减预算赤字,进而可能拖累全球经济重回衰退。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分析师统计,今年以来,我国工程机械的主要出口产品除在3、4月等旺季微增之外,其它月份的出口销量始终处于低迷状态,而主要出口欧美的小型工程机械产品则在金融危机中一蹶不振。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分析师认为,欧债危机的负面影响将在今后数月内影响我国的工程机械出口,使出口市场重陷困境,工程机械企业应提高警惕,及早积极应对。而今年以来的人民币升值将对我国工程机械出口影响不大,7月15日开始实行的部分商品取消出口退税将使我国工程机械出口间接获益。 

 

    欧债危机对行业出口影响将在数月内渐显 

 

    从近期PM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新出口订单指数”来看,6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1.7%,比上月回落2.1个百分点。该指数4月份同3月份持平,5月份以来连续回落,由此来看我国出口持续回升的势头呈放慢迹象。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较多。目前国际市场上欧债危机愈演愈烈,致使大宗商品市场从今年4月份开始,进入震荡下行通道。虽然欧盟和IMF达成一项7500亿欧元的救助基金,欧洲各国也积极做出赤字缩减计划,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在短期内不可能消除,其持续时间及后续影响令人担忧。 

 

    6月10日,投资大师索罗斯表示,全球刚刚进入“金融危机第二幕,我们所知的金融体系崩溃(风险)真实存在,危机远未结束。”他表示,金融市场已开始对主权债务的信誉失去信心,到目前为止,还只是希腊和欧元位于风暴的中心。但他认为,类似事件的负面影响往往会是全球性的。6月27日,G20多伦多峰会上,多国首脑一致认为“严峻的挑战依然存在,尽管增长有所恢复,但复苏不均衡,也依然很脆弱。” 

 

    欧债危机的蔓延使刚刚回暖的出口市场再度陷入困境,从我国5月份装载机、推土机出口销量来看,连续两个月呈现较明显的回落迹象。从国际市场的整体环境来看,未来数月,欧债危机将使我国工程机械出口持续走低。 

 

    人民币升值对工程机械出口影响不大 

 

    今年以来,业内很多人士认为,人民币对欧元的被动升值,将影响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出口。从长期来看,出口企业将受到汇率升值的负面影响。但从短期来看,目前人民币主要对欧元升值的幅度最大,对美元升值的幅度相对较小。而我国工程机械企业的主要出口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像非洲、中东等以美元结算的地区。另一方面,影响出口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国际市场的需求拉动。同时,人民币升值也只是影响出口的一个因素。因此,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分析师认为,人民币升值压力在短期内不会对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出口造成太大影响。    取消出口退税间接利于工程机械出口 

 

    6月22日,财政部通知,经国务院批准,自2010年7月15日起取消部分钢材、医药、化工产品、有色金属加工材等商品的出口退税。 

 

  在本次取消出口退税商品详细清单中,笔者没有发现工程机械类商品。也就是说,工程机械类产品的出口依然享受国家高位出口退税的优惠政策。因此,此次出口退税政策对工程机械行业出口没有负面影响。相反,在本次取消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中,钢铁业首当其冲。作为工程机械的上游产业,在铁矿石涨价明朗,地产、汽车等产业对钢材需求量大幅减少,国家出口退税新政等一系列因素作用下,使钢企被迫降价。6月以来以宝钢为首的大型钢企先后下调7月份的出厂钢价,武钢、鞍钢等国内大型钢厂也纷纷调降产品价格。钢铁的降价,无疑使工程机械行业间接受益,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了自身的价格优势,从而提升了产品出口的竞争力。 

 

    对于目前复杂的国际出口形势,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分析师认为,目前,对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出口影响最大的是欧债危机。因为欧债危机的蔓延不单纯是欧洲这一局部经济体。正像索罗斯警告的那样,随着欧洲财政恶化,各政府面临删减预算赤字压力,恐将全球经济推向二度衰退。这也正是我们最为担心的,也是对我国工程机械出口影响最为深远的。在这种情况下,工程机械企业应提前应对,谨慎制定出口策略,顺应国家调结构的经济大势,固本强身,积极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发展模式,研制生产出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品。同时,提高应变意识和能力,抓住机遇,积极拓展危机后的俄罗斯、东盟等新兴市场,为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出口提供新的增长点。

 

    “创新联盟”在成立之前,先后于去年9月6日和12月5日分别在天津召开了发起单位筹备会,确定了联盟的宗旨和任务,讨论了联盟章程草案以及初步的技术主题。筹备工作得到科技部、教育部的相关部门和天津市科委的肯定和支持。应该说,这是我国围绕战略行业的关键共性技术需求,依托优势科研基地建设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将对我国联盟建设模式进行有益的探索。


  中国工业报:“创新联盟”成立的宗旨是什么?


  邢敏:主要宗旨是针对我国内燃机产业“节能减排”和“低碳排放”的战略需求,整合内燃机优势产业资源以及领先的大学和研究所等创新资源,以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油耗法规和降低CO2排放为牵引,通过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突破产业发展技术瓶颈,提出我国内燃机节能减排技术路线图,实施技术转移,加速关键共性技术科技成果商业化运用,提高我国节能环保内燃机自主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成果的辐射能力,推动我国内燃机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工业报:“创新联盟”具有怎样的运行机制?


  邢敏:“创新联盟”设立理事会、技术委员会和秘书处。理事会为联盟决策机构,技术委员会为理事会咨询机构,秘书处为联盟常设执行机构。联盟理事会决定联盟运行方针,制定和修改联盟章程,选举和罢免联盟理事长和副理事长,遴选和聘任技术委员会成员,决定联盟重点工作任务,协调资金筹措、使用、成果转化等联盟重大决策事宜;根据技术委员会建议,批准联盟项目立项和结题。


  技术委员会向政府部门、业务主管部门、联盟理事会提出项目建议,确定研究主题,制定和发布课题指南,组织项目招标,组织项目实施和验收,向理事会提出验收意见。秘书处在理事会领导下,开展联盟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年度工作计划,组织联盟理事会、技术委员会、技术交流等会议。联盟第一届理事会秘书长由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谢辉担任,副秘书长由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葛红担任。